当前位置:江南国学网 > 美文分享 > 正文内容

中华道家,修炼学十大宗旨!

2022-11-26 16:50:54美文分享1790
中华道家修炼,源远流长,经过了五千年的发展历程。


从中华道家到道教,虽其形式有所变异,其修道内涵却沿袭相传,经过历代修炼人士的实修实证,不断完善其学说,终于形成博大精深的中华道家修炼学。自成体系,沿传不绝。为了帮助道友们理解中华道家修炼真义,今就其基本宗旨,归纳言之,为以下十条。

一、修道养德,内功外行

修道为内在修炼,即内功;养德为外在行持,即外行。二者相辅相成,缺一不可。修炼的进步,能够提高个人的道德修养水平;高尚的德行,同样也会带来修炼功夫的精进。

反之,若德行不足,则与道无缘。昔秦皇、汉武贵为天子,毕生求仙,终不可得;而陈泥丸真人成道之前,不过是一个箍桶匠。

可知修炼之道,不在贫富贵贱,道家所谓“炼药无拘富与贫”,关键是看一个人有没有德,故“道不妄传”,修炼家云:”万两黄金不卖道,十字街头送至人。”对于修炼者来说,首先必须广立功行,方成大道。经云:“三千功满,八百行圆。”“欲成天仙者,须立一千三百善。”

二、道无经不传,经无师不明

道门以“道、经、师” 为三宝,认为“道无经不传,经无师不明。”“因道所以立经,因经所以明道。”

道,即修道,指以自身功修,参悟大道。

经,即读经,阅读祖师著作,印证已修。

师,即师传,须要真师传授,指明道要。真师指有真正实修功夫的明师,所谓“要知山下路,须问过来人。”

以上二者,是对个人内修而言。平时做功德,仍不可少。
三、道法自然,静者得之

修炼之道,师法自然。“自然”之义约有两层:

其一,自然而然不假人为。“清水出芙蓉,天然去雕饰。强加个人意志,反害功修。故须顺天行事,天人合发,《阴符经》云:‘观天之道,执天之行”,方合大道本体。

其二,因人而异,效验不一。由于每个人体质不同,悟性(即理解能力)各异,即使师传相同,其内修之效验也不会完全一致。

如何才能做到合乎自然,要妙在于一个字——静。《阴符经》曰:“自然之道静”,故静者得之。

四、自行修炼,无量度人

丹道修炼,主张“自度度人”。首先要求个人潜心修炼,功成道备之后,就要显迹于世,广度有缘。一人行修,众生受益。

否则徒求自了,带道飞升,于世无功,必遭天谴。《道藏》中《元始无量度人上品妙经》曰:“仙道贵生,无量度人。”所谓“无量度人”,就是最大程度地、无私地度化与道有缘的人。

昔钟离老祖度化吕祖之时,曾问:尔欲何日成道?吕祖答云:吾欲度尽众生,而后成道!此等胸怀,方是修中华道家风。

五、至道不繁,守中为要

大道至简至易,至精至徽。《老子》曰:“少则得,多则感。”《黄庭经》云:“至道不繁。繁杂无绪,皆为道末,令人不得要领,故尔道家不取。

修炼之学,是质而精的东西,以少胜多,直指大道。《老子》言:“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”盖愈趋简单,愈近大道。司马谈论道家要旨说:“指约而易操,事少功多。”颇合修炼宗旨。

修炼以“守中”为要。《老子》曰:“多言数穷,不如守中。”《庄子》云:“得其环中,以应无穷。”太过不及,阴阳偏盛,均易伤丹,故守中为要,这就是真火候。

六、仙道贵实,理诀并重

中华道家修炼贵在真修实证,脚踏实地,一步一个脚印,行一步有一步之效验。而且时刻不离人体本身,离开人之本身 则所谈一切皆假,世界末日就要来临。

中华历代修真祖师,皆以自已的身心作为试验品,进行人天奥秘的可贵探索。他们留下的修炼著述,都是通过自身验证得出的结论,是“知行合一”的东西。

如果仅仅从字面上去认识这些东西,而不用自己的身心去实际体验,只知望文生义,就不会真正明白其中含义,容易堕入片面空谈;《老子》说“以身观身”,只有以 自己的实际功修,与古代修炼家的著作互相对照验证,才能明白其真实含义。

再则修炼之时,如果只求法诀传授,而不参悟道家学理,则容易盲修瞎炼,不知何所是从,就会脱离大道,误人岐途。

所以中华道家强调“理决并重” 必须认真研悟道家学理,又要实际验证修炼口诀,两者不可偏废。只有这样,才有可能人于大道之门,与道为一,悟道成真。

七、和光同尘,借假修真

中华道家义理,本不局限于出世,亦不局限于入世,而是以一种超越世俗的旷达精神,和光同尘,借假修真。磨炼个人的性情,精修个人的品德,培补个人的丹基,增益个人的道修。

中华道家修士,提倡“大隐居尘”,就是在尘世中磨炼自己;待等功夫修到一定层次,丹基已成,需要大静,再入山林。葛洪《抱朴子》曰:“大隐隐于闹市。”“上士得道于三军。”《悟真篇》云:“未炼还丹莫入山,山中内外尽非铅。”

和光同尘与同流合污,二者之不同,从外表无以分别,就在内里有道与无道之分别。
八、性命双修,长生为基

性者理也、心也、神也、意也、德也;命者法也、息也、气也、形也、功也。中华道家修炼注重性命双修。既要涵养个人的心性,使之光明;又要坚固个人的形体,使之长存。并且以长生作为基础,长生之道,其理有三:

其一,倘道果未成,肉身先坏,则分生了道,毫无指望。故须先证长生,坚固肉体,保住资本,而后方有今世修成之希望。

其二,倘无一定命功,对付个人的肉体,则难以克制自已的心念,修功难臻大成。

其三,中华道家以修今世为本,最讲现实,首先证得长生,今世即享仙果,何必待到他生后世。

所以,只有首先证得长生,才能充分保障个人的修炼,使人生更加圆满。把有限的生命溶化到无尽的宇宙运化之中,去体会生命的常在,这就是道家所追求的“长生久视”最高境界。
九、男女平等,女丹为捷

大道面前,人人平等。中华道家认为不分男女,皆可修证道果,所谓“修仙不问男和女”,故无男尊女卑之别。而且女子做功,一般来说快于男子。因为从命理而言,女子”性”(心宫)与“命”(丹田)的距离较近;从性理而言,“男动女静”。故丹书云:“男子修行十年可成,女子修行三年可成。”“男子伏气三年,女子一年可伏。”

当然由于各人素质,井不准定十年或者三年。

男子丹法和女子丹法,下手命功各不相同,故有差别。命功完成之后,即男子“降白虎”(闭阳关)、女子“斩赤龙”(断月经)功成,往上的功夫,俱皆相同。至于最终成就,则无高下之分。
十、长生住世,我命由我

中华道家修炼认为,人之天年(正常寿命)为一百二十岁至一百八十岁,与现代科学观点相符;六十岁的人在这里不过是小孩子。认为通过修炼之道,每个人都可以尽其天年,活到一百多岁。而且如同薪尽添柴一样,还可以运用修炼接命之术,把生命延续下去,长生住世,肉体成仙,做一个不受命运摆布的“活神仙”。等到在人间住腻了,然后可以到天上的仙境去,《庄子》云:“千岁厌世,去而上仙。”

中华道家修今世的“活神仙”观点,一是要人保持积极进取的人生观,好生、乐生、等生、贵生,对现实生活充满信心;二是通过修炼,达到尽其天年,乃至长生久视,去而上仙,不受命运的摆布,这就是“我命由我不由天”。


分享给朋友:

相关文章

夫妻没有感情了怎么办

夫妻没有感情了怎么办

两个人结婚久了,发现爱情已经慢慢变了,对方不再像以前一样关心自己,而且即使是到了重要的节日也不会像以前一样给你制造惊喜了,虽然两个人还每天都躺在同一张床上,但是和以前完全不一样了。那么,夫妻没有感情了...

揭秘:太平公主出嫁前为何会选择出家当道士?

揭秘:太平公主出嫁前为何会选择出家当道士?

史书中记载太平公主是一个模范孝女。根据《新唐书·公主传》的记载,她为了替母亲武则天给外祖母杨夫人尽孝,小小年纪出家当了女道士。按推算,她那时最大也只有七岁,当道士只是顺从母命走走过场。不过,话说到了唐...

婚姻情感问题:常见的婚姻问题有哪些?

婚姻情感问题:常见的婚姻问题有哪些?

结婚后,许多人总是为一些小事争吵,婚姻情感问题,导致婚姻和感情问题。常见的婚姻问题是什么?女性应该如何处理婚姻困难?  1.关系冷淡。  婚前,两人可能一见钟情,也可能发誓结婚后关系冷淡。婚前,他们可...

婚姻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 婚姻的意义是什么?

婚姻真正的意义是什么 婚姻的意义是什么?

社会学家说,如果夫妻之间没有生理疾病或意外,婚姻真正的意义是什么?但超过一个月没有默契的性生活,那就是无性婚姻。无性婚姻也是指男女双方在承诺不做爱的基础上形成夫妻关系。根据人民大学社会学研究所2009...

挽回婚姻感情的方法 道教的感情和合术有用吗

挽回婚姻感情的方法 道教的感情和合术有用吗

挽回婚姻感情的方法 道教的感情和合术有用吗?有时候会被学生求助。面对破碎的婚姻,如何快速挽救?也许你需要明白的是,挽救婚姻的方法是什么?你必须用正确的方法和方法来挽救破碎的婚姻。如果找不到正确的方法和...

相由心生,你的容貌出卖了你的内心!

相由心生,你的容貌出卖了你的内心!

在今天的文章开始之前,想给大家讲个故事:很久以前,有一个经常雕塑妖魔鬼怪的一个手艺人,技艺娴熟,很多人上门买雕塑。但有一天,他照镜子的时候发现自己的相貌变得凶恶、丑陋、古怪。后来,他到一个道观里,找道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