当前位置:江南国学网 > 国学文化 > 正文内容

最积阴德的十件事,你做过几件?

2024-08-29 20:01:47国学文化1097

一个人如果做一件坏事或者做一件好事 ,好像对自己的人生并不会产生什么影响,但不管是好事还是坏事,只要做得多了,量变到质变,那人生的命运就要改变了。


所以要想改变命运,就要行善积德,多做好事,不但自己后福无量,还能造福子孙,何乐而不为呢?


我们做一切好事,不需要别人知道,也不需要让社会大众表扬,这就是“阴德”。


下面这十件事,最积阴德,看看你做过几件?


7806c449f1c20a288bf2280ff987d957.jpg


一、济急如济涸辙之鱼,救危如救密罗之雀。


遇到别人急难的时候,我们要及时伸出援手,就如同挽救即将干渴乏水的鱼儿;见到别人危难的时候,我们要挺身而出,就如同挽救被密罗网住的鸟雀。


二、矜孤恤寡,敬老怜贫。


对于那些孤儿、寡妇、贫穷之人,我们要同情体恤他们,尽量去关怀、照顾她们。


见到老人,当生起尊敬和怜悯之心,不可生厌恶心,早晚有一天,我们也会变老。


三、措衣食周,道路之饥寒。


俗话说“一分钱难倒英雄汉”,出门在外的人,一旦钱粮用尽,举目无亲,比在本地的穷人更加无助。


如果在这个时候,我们出手帮助他们一下,虽然钱花得不一定很多,但对他们而言,却是雪中送炭,帮他们解决了大问题。



四、劝导他人向善。


劝导他人多行善事,也是在为自己积累福报,如果有人因为你而少做一件错事,不仅对方会因此受益,作为劝人者也有功德,如果没有你的一句话,或许对方就造下了恶业。


五、家富提携亲戚,岁饥赈济邻朋。


家里富裕的时候,不要独自享受,要多提携穷亲戚等需要帮助的人,遇到困难的时候,如果自己有能力,就多救济乡邻和朋友;如果没有的话,也要想办法帮助大家渡过难关。


六、斗秤须要公平,不可轻出重入。


俗话说:“刻薄不赚钱,忠厚不折本”。


做生意的时候,一定要公平,童叟无欺,不可以轻出重入,缺斤少两。



七、舍药材以拯疾苦,施茶水以解渴烦。


穷人得了病,又没钱医治,是最让人痛苦难受的时候,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药方和药材,把药方或者药材施舍给他,不要计较利益,这是功德无量的事情呀。


在古代,人们长途跋涉出远门,大多是靠步行,古人人心厚道,经常会在家门口或者道路两旁的树荫之下,为过往行人准备茶水,以解除行人口渴难耐的烦恼。


八、印造经文,创修道观。


一切圣贤的经典,都是劝人行善,帮助众生破迷开悟的,所以应该积极地去印刷、流通。


道观是讲经说法的地方,要积极参与修建。


九、点夜灯以照人行。


城市里虽然都有路灯,但在农村,很多还是没有路灯的,因此可以在黑夜难行的地方放置一盏明灯,为行人引路。


十、持戒修身。


积累福报,除了去行善以外,还可以选择修正自己,多去持戒修身,让自己少犯错误,这其实就是在积累福报,你少造一个恶业,就是增加一份福气。


标签: 阴德福报
分享给朋友:

相关文章

世人的苦,都苦在追求一个好上!

世人的苦,都苦在追求一个好上!

世人苦,就苦在要一个好上,就想着,生意一直都很好。我有个观点,钱不要来的太快,也不要来的太多,也不要太容易。如果太快了,太多了,人就容易奢侈,钱多了,就不把钱当成钱来看,就造成奢侈。福报一浪费,你再赚...

道家改运旺运九大秘法!

道家改运旺运九大秘法!

人生活在阴阳二气所构成的世界中,人本身也是由阴阳二气凝结而成的,由于周天列宿行度、地理方位的影响,从而受到命运、风水的桎梏。《西升经》中虽说:“我命在我不在天。”但是前提是必须能够了解、掌握命运,并且...

放生的正确方法,揭秘道教放生所念的各种咒语!(收藏)一颜清道长

放生的正确方法,揭秘道教放生所念的各种咒语!(收藏)一颜清道长

放生的正确方法,揭秘道教放生所念的各种咒语!(收藏)一颜清道长道教有个理念是仙道贵生,主张慈爱一切,不伤物命,道教在"慈心于物"方面,对动植物予以较多的关注。道教把动植物看作是有灵...

本命年为什么要穿红?这些常识你一定不知道!

本命年为什么要穿红?这些常识你一定不知道!

1、本命年为什么要穿红的?古人认为,逢本命年时,生肖守护神要去天庭参拜。这时,对人的保护就会减弱,妖魔邪祟就会乘虚而入。而红色能够去灾辟邪,所以人们就会穿红衣服,系红腰带。后来被人们发扬光大,连内裤、...

阳善与阴德是怎么回事?

阳善与阴德是怎么回事?

   经常听人家说「积阴德」,究竟为何这样说,究竟是什么意思呢?积德的事情任何人都会去做,但是,为何又有积阴德和积阳德之分呢?凡为善而人知之,则为「阳善」;为善而人不知,则为「阴德...

诵经的功德到底从何而来?

诵经的功德到底从何而来?

1道教有道、经、师三宝,又称作三归戒。《云笈七签》卷三八云∶“三宝者,谓道经师也”。《道教义枢》卷一云∶“一者道宝,二者太上经宝,三者大法师宝”。又云∶“太上道君以形申教是谓师宝,以气感应是谓道宝,妙...

发表评论

访客

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和观点。